|
|
鹽城建筑史上的奇跡-寫在華崴地下工程全面封頂之際
|
更新時間:2005-11-1 11:10:52 |
8月26日下午6時18分,隨著13區地下負一層最后一車砼澆筑完畢,全市上下高度關注的華崴地下工程全面封頂,這不僅標志著市體育中心地段建設與整治會戰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勝利,同時也創造了我市建筑行業上的一大奇跡。 65天完成5萬平方米的地下人防主體工程,這在我市的建筑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搶工期間現場共投入施工人員近2000人,使用木村3000立方米、鋼管4000噸、模板50000張、混凝土60000立方米、鋼材7000噸,現場施工人數和單位工程材料日消耗量都創造了我市建筑史上的第一。 奇跡是怎樣創造出來的?它凝聚了建設者們怎樣的心血和汗水?近日,記者走近華崴地下工程的建設者們,傾聽他們講述奇跡的創造歷程。 科學決策 思路決定出路 作為市體育中心的重要組成項目,華崴地下商城(人防)工程的建設,直接影響體育館周邊環境建設。為了做到以高質的場館設施,優美的周邊環境、良好的城市形象迎接十運會的召開,華崴地下工程封頂工作迫在眉睫。 由于種種原因,至6月中旬,華崴地下工程54000平方米的土建工程還未全面開工,現場三分之二區域無施工作業,仍有9萬立方米土方等待外運。而此時距離十運會召開只有3個多月時間,如果按常規速度建設,華崴地下工程不可能按時封頂,其地面上的健身公園也就無法及時施工,如果勢必要影響體育館周邊環境的整潔與優美。 怎么辦?只有背水一戰!6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召集有關方面的專家認真研究加快場館周邊環境建設速度的可行性。市領導在聽取有關方面的意見后,當即做出搶工的決策,決定以大會戰的形式快速推進市體育館中心地段的建設與整治,其中要求華崴地下工程必須在8月底前完成封頂任務,為地面公園建設提供作業面。 考慮到華崴地下工程建設任務十分繁重且時間緊迫,6月20日,市委副書記、市體育中心地段建設與整治會戰指揮袁世珠召開指揮部第一次會議,宣布成立華崴地下工程建設組、明確市建設局一位副局長總負責,市人防辦、市建管處、工程監理、設計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共同參與,全部與原單位脫產現場辦公,全面負責工程建設的組織、協調、督查,確保工程進度、質量和施工安全。 為了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任務,展示新時代鹽城建設鐵軍的形象,華崴地下工程建設組喊出了“奮戰70天,確保地下工程封頂”的口號。為實現這個目標,工作組各成員迅速進入角色....... 精心組織 智慧創造奇跡 走進華崴地下工程建設組辦公室,濃烈的會戰氣氛撲面而來。墻上張貼的奮戰目標、每日工程進度以及各成員的工作職責和分工,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人們這里正在進行一場緊張的會戰。再看工作人員,個個都在緊張有序地工作著:組長孔令阜正在通過監控系統進行現場監控,以便對現場各區域的施工情況和現場發生的突發性事件做到及時掌握、及時協調。工作組的其他成員也各司其職,有的在研究解決施工中出現的難題,有的在協調解決施工中出現的矛盾。 據華崴地下工程建設組負責人孔令阜介紹,他們之所以能不辱使命,提前完成任務,全賴于精心組織和全方位協調。工作組進駐前,因原總承包單位浙江中成公司施工人員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工程搶工要求。為此,他們緊急調集江蘇建興建工集團第二分公司進場,負責地下二層39000平方米物施工建設任務,充實了建設力量。搶工期間,單位工程材料日消耗量非常大。為將如此規模的建材有序組織到位,不但要求資金有保障,同時還必須精心組織、高度協調。而華崴公司資金又嚴重短缺,鋼材、木村、商品砼供應商多次長時間中斷供應,致使搶工一再受阻。 為了盡可能降低資金、材料對工程搶工進度的影響,華崴工作組的幾位負責同志千方百計解決材料供應商與華崴公司之間的資金矛盾,市主要領導也多次出面幫助解決企業之間的質押擔保問題。經多方共同努力,最后,商品砼供應商聯系鑫公司向指揮部作出承諾,保證供應至地下工程封頂;江蘇建興公司將工程款全部返借給華崴公司購買鋼材,同時還向鋼材供應商提供擔保,要求鋼材供應不中斷,以免影響進度;市商業銀行又向華崴公司貸款1500萬元,大大地緩解了工程建設資金的壓力。 除了資金和材料,工程施工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協調解決。如土方外運,工作組進場時,現場尚有9萬立方米的土方等待外運,根據總工期安排,必須在10天內全部外運結束。當時土方外運最突出矛盾是卸土點無法滿足出土需要,為此,孔令阜親自和土方運輸單位到周邊地區逐一調查了解,并借用了鹽都新區道路兩側作為存土點,解決了卸土難的問題。運輸單位車輛不夠,又幫助協調了了24輛工程運輸車,現場運作最多時達48輛運輸車,11輛挖土機同時作業,平均每天出土700車次。 正是由于精心組織和全方位協調,才為工程搶土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環境保障,使得華崴地下工程最終得以實現“兩個提前”,即比預定工期提前了近150天,又比市委、市政府規定工期提前了整整5天。 齊心協力 奉獻鑄就成功 54000平方米的地下建筑要在70天內完成,當時許多人都認為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少人經過測算后認為單現場土方外運最快也得一個多月,怎么可能實現封頂任務呢? 但鹽城的建設鐵軍們偏不信這個邪,鐵了心要將“不可能”變成“不,可能”、“完全可能”。工程的組織者和建設者們付出了大量艱辛的勞動。為了便于及時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組長孔令阜吃住在工地上,每天工作達18個小時以上。工作組其他同志也都主動放棄所有的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一門心思撲在工地上,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副組長李友才和承建單位負責同志對工程施工的關鍵工序一一排定,明確各施工節點工期,以確保工程科學有序完成。李友才還詳細擬定每天的工作內容,并公布上墻,便于工程進度的督查。 根據要求,華崴地下工程有20000平方米要按人防標準設計,為了確保達到標準,市人防辦副主任工遵和與另外一名同志一起對施工中涉及到的人防設施逐個檢查,堅決做到按圖紙要求施工到位。 為確保質量,同時做到不返工、不誤工,市質監站季明澄每天在施工現場和監理人員共同指導工人作業,對施工過程中未按規范要求及施工不到位的地方,當場指出,及時整改,并對完成的工序及時驗收。 要完成如此大規模的工程,工人是關鍵。為確保完成地下工程封頂任務,建興公司在這次會戰中充分體現了“說打就上”的鐵軍形象。公司項目經理還加順多次到其他工地上調集木工、鋼筋工等技術工人,該公司現場作業人員最多時有1371人。 “你們克服了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高溫酷暑、雷電暴雨、‘麥莎’臺風等各種艱難困苦,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用自己的雙手3創造了奇跡,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斗志為地下工程的建設開創了歷史性的突破,這是新時期鹽城精神的具體體現,舍得我們敬佩和學習!”市領導在8月26日晚舉行的華崴地下工程封頂儀式上,盛贊了該工程的建設者們。 是啊,奇跡的創造來之不易,創造奇跡的精神更值得敬佩和發揚。華崴地下工程封頂的事實再次證明,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努力拼搏、夢想成真。正如市委副書記袁世珠在講話中所說:“只要我們目標明確,意志堅定,努力按照確定好的奮斗目標,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有益于建設與發展的實事,求真務實,扎扎實實地推進工作與建設,就必然會獲得應有的回報,就必然能把夢想變成現實!” |
|
|
|
+ 欄目導航 |
集團資訊 行業資訊 |
+ 聯系我們 |
江蘇建興建工集團
公司地址:江蘇鹽城市大慶東路8號
電話:
傳真:
E-mail: |
|
|